Workflow
从忍痛拒海外大单到解锁增长:深港金融机构联动注入“出海动力”
证券时报网·2025-09-24 12:20

公司背景与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初心源于应对高端芯片进口的“卡脖子”风险,使命为用国产技术开拓全球市场 [2] - 业务实现从芯片代销到整机和板卡研发与销售的跨越,核心产品包括定价99元的“久久派”开发板以及适配麒麟、统信系统的全国产迷你主机 [2] - 迷你主机出货量超过2000台,主要客户为银行、政府等涉密机构,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10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50% [2] 出海挑战与融资困境 - 小微企业出海面临融资难题,缺乏海外资产作为抵押物,难以从传统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1] - 海外订单带来跨境物流、报关费用高企问题,相关费用可超过产品本身价格,且长账期导致资金回笼滞后,周转压力大 [1][2] - 公司在香港的主体融资挑战大,传统机构要求本地抵押和信贷记录,融资门槛高,跨币种转账常出现操作问题 [3] 融资转机与解决方案 - 转机出现在富融银行“出海贷”,该产品基于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对境内信用信息进行跨境验证 [3] - “出海贷”为香港关联企业提供约270万港币贷款支持,条件为无需抵押、无需财务报表、无手续费 [3][4] - 此融资方案使公司资金杠杆能力提升,从“100万资金做100万生意”变为可撬动200万订单 [4] 金融创新与合作模式 - “出海贷”是微众银行与富融银行的深港金融合作创新,微众银行深耕内地600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富融银行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 [5] - 创新模式提供最高1800万港元纯信用贷款,将境内经营信用转化为境外融资能力,破解“无抵押物、无信贷记录”难题 [6] - 服务体验优化包括专属客户经理跟进,解决沟通与操作问题,形成“微业贷解决内地需求+出海贷满足在港融资”的全链路服务生态 [6] 行业趋势与影响 - 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推动越来越多企业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向全球 [6] - 金融科技简化传统融资流程至“手机上几个步骤”,技术信任取代抵押物成为授信依据 [6] - 深港金融合作为内地中小企业出海注入动力,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