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松解读《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国电力报·2025-09-24 14:26

人工智能+能源政策总体要求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愿景目标 [1] - 部署人工智能+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1] - 提出数据、算力、模型等关键技术攻关方向 强调组织实施、协同创新、标准规范建设、人才生态培育等六个方面保障措施 [1] 公司战略规划与布局 - 公司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 持续增强前瞻性谋划能力 聚焦人工智能+能源 研究制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重点举措 [2] - 强化系统性布局 以产业需求牵引创新方向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 以产业应用加速创新迭代打造新模式新业态聚集地 [2] - 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与能源生产、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科技研发、公司治理的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着力推进单点智能迈向全产业链智慧 [3]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数据效能提升行动 统筹推进行业通识和专识数据集建设 高质量开展数据收集、处理、标注工作 建立数据贡献考核机制 [4] - 推动数据智能标注、智能增强、数据合成等技术应用 持续提升行业数据质量和多样性 推进行业数据规模化常态化供给 [4] - 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完善覆盖油气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资源体系 建立可信数据空间和生态体系 [8] 算力体系构建 - 集约化开展绿色智算中心建设 适度超前配置通算、超算、智算等多元算力 [4] - 推动云边端算力泛在分布协同发展 打造自主可控、灵活扩展、智能调度的算力底座 [4] - 开展多元异构算力统一调度、算力池化等关键技术攻关 提升智算服务水平并提高算力中心绿电比例 [4] 行业大模型技术发展 - 持续优化行业大模型攻关方向和实践路径 细化行业、专业和场景大模型的功能定位划分原则 [5] - 统筹各层级大模型迭代升级 提升知识问答、深度推理、多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科学计算等能力 [6] - 加大多智能体协同、可解释性、模型轻量化推理等技术研究 深化机器视觉、多模态、时序预测等关键技术应用 [5] 油气领域应用创新 - 聚焦勘探地质目标智能评价、开发方案智能优化、钻井压裂作业参数智能调整、炼化装置智能运行等方向 [7] - 围绕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炼化生产、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智能体研发 推动应用场景创新和人机交互方式变革 [7] - 通过技术突破、模型普及、数据流通和生态繁荣推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7] 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 - 加快智能钻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感知系统等智能生产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 [8] - 深入开展具身智能感知、交互、决策及执行算法研究 攻关多模态感知、自主导航、灵巧作业等技术 [8] - 研发加油、巡检、消防等系列机器人并加快规模化应用 着力攻关生产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打造智能化无人场站 [8] 人才队伍建设 - 重点培养具备能源系统知识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产教协同增加人才供给 [9] - 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和攻关机制 将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落实到研发一线 [9] - 加大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打造精通人工智能技术和油气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