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 - 坚持矿山安全生产全链条管理,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1]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29.7%和29.1% [1] 地质先行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强力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作为事前预防的基础保障 [1] - 出台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推动普查矿山7081矿次 [1] - 22个省份134处连片矿区启动区域性普查,初步实现"一张图"信息化管理 [1] 重大灾害超前治理 - 推进重大灾害治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建立技术支撑工作机制 [2] - 分灾种公开发布防控重点,开展煤炭深部安全开采工程试验 [2] - 着力狠抓瓦斯超前治理,340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95处实现地面井瓦斯抽采 [2] 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与管控 - 推进重大安全风险超前研判、监测预警和闭环管理 [2] - 建成重大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接入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所有在用尾矿库及绝大多数高陡边坡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感知数据 [2] - 实行24小时看网盯网和研判管控,有效化解风险隐患 [2] 事故隐患动态排查整治 - 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排查、闭环整改和动态清零 [3] - 修订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和自查自改、跟踪督办、责任倒查、举报奖励机制 [3] - 构建从轻微违法免罚到重大恶意违法必罚的检查执法工作体系,倒逼企业提升自查自改自律内生动力 [3] 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推进应急处置由事后救援向全程管控转变 [3] - 开展自救器"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自救器实操培训和灾害应急演练 [3] - 出台矿山重大变化及时报告制度、遇事故征兆及时撤人制度,完善极端天气"叫应回应响应"机制 [3]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较“十三五”下降近三成
中国新闻网·2025-09-24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