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为桥,保护遗产不仅是为了延续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传播”专业沙龙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24 19:58

沙龙核心观点 - 沙龙汇聚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国文化机构、知名高校及科技企业的50余位中外代表,共同探讨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播的挑战与未来 [3] - 会议倡议深化非遗保护领域全球合作,借助数字技术构建多样化立体化传播生态,提升非遗在国际社会的可见度与影响力 [5] - 沙龙印证非遗是普通人的生活智慧,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母语,保护遗产是为了携手开创多元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5] 非遗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静态符号,而是推动本土现代化和文明互鉴的活态资源 [3] - 非遗凝聚地方社会的情感纽带与生活智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别于西方工业化模式的独特路径 [4] - 非遗作为文化身份与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正通过社区的再创造与数字化传播,在国际舞台上塑造更加鲜活亲切的文化形象 [4] 非遗保护的实践与案例 - 塞尔维亚通过制定专项法律、将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社区参与和传承人扶持计划等方式构建非遗保护系统工程 [3] - 泰国南隆社区青年作为遗产创新者,利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使文化遗产成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案例 [4] - 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百万数字文化体验场景计划,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向国际舞台 [4] 非遗传播的未来方向 - 非遗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地方社区实践,注重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青年群体发挥创新力量 [5] - 应推动形成更加多元包容开放的协同机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多样化立体化传播生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