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 “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 [1] - 2021年至2024年,自然灾害年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较“十三五”时期下降31.3%、23%和34.3% [2] - 202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下降到个位数,比“十三五”末下降43.8% [2] 安全生产治理成效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98.4% [2] - 对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现在线监测 [2]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3] 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 - 组织开展畅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拆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1398万处,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85万处 [2] - 推进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3个“全链条”整治,电动自行车火灾由整治之初的每月每百万辆5.6起下降至2起 [2] - 进行隐蔽致灾因素全面动态普查,推动各地普查矿山7081矿次,22个省份134处连片矿区启动区域性普查 [3] 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 重大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建成,接入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所有在用尾矿库、绝大多数高陡边坡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感知数据 [3]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预警系统,新建改建监测站点1.8万余个,重点地区监测能力达1.0级,发布4级以上地震预警359次 [4]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通 [4] 应急保障与救援能力提升 - 建立中央救灾资金快速预拨机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 [5]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成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 [7] - “十四五”时期,截至8月底,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量达1027万起 [7] 基础设施与专业力量建设 - “十四五”时期,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到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 [8]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人数达到25.5万人 [8] - 近年来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7] 基层应急与社会参与 - 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总人数超过100万人 [8] - 在高风险区预置大中型无人机通信平台、应急通信基站、卫星电话,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5] - 在偏远易灾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 [5]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十四五”应急管理主要指标提前完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2025-09-25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