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2025-09-25 07:22

思政课建设根本遵循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 - 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1] - 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1] 思政课发展现状与挑战 - 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广大青年"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2] - 部分思政课教学与青年群体需求、接受习惯之间存在隔阂,存在填鸭式灌输、语言枯燥、内容空洞、只注重升学应试等问题[2] 强化政治引导功能 -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 - 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4] -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教育[5] 浙江思政教育创新实践 - 浙江构建创新引领、校地联动、实践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6] - 浙江传媒学院组织青年大学生创作完成《之江新语》系列短视频,多场景、立体式呈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6][7] - 通过"为百位烈士画像"公益活动吸引全国10余所院校百余名师生参与,画像和故事通过展览、新媒体等渠道传播[7] 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8][9] - 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聚焦理论和现实问题,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成功实践给予有效回应[9] - 《之江新语》系列短视频坚持"短、快、新、活"原则,视听语言年轻态、生活化、有时代感[10]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所需—所教—所懂—所用"的精准闭环[12] - 浙江省开展90后、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青年们自创独特的"青言青语",推广多种创新宣讲模式[13] - 开展"香港青年走进浙江"系列活动,数十名香港青年大学生行走浙江,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15] 思政教育本质回归 - 打破课堂边界,构建"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观,让青年学生脚沾泥土、目及天地、耳闻民声[16] - 思政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