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成就 - 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8.4% [3] - 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降到个位数,比"十三五"期末下降43.8% [3]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发生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下降29.7%、29.1% [6] -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专项整治后,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86% [6] - 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 [6] 自然灾害防治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平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31.3%、23%和34.3% [4] - 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基础性、标志性、骨干性工程 [4] -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经过抗震加固工程建设,倒塌房屋数量比2016年6.4级地震减少95% [9]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有效应对多次重大灾害 [9]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通 [9] - 实现对全国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在线监测 [6] - 组织畅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拆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1398万处,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85万处 [7] - 在高风险区预置通信装备,10.2万个多灾边远乡村有了保底通信装备 [9] 应急力量与资源保障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10] - 建成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 [10] - 全国新建城市消防站3538个,总数达到1.15万个,较"十三五"同期增长44% [11] - 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总人数达25.5万人 [11] - 中央应急物资储备较"十三五"末增长39.6%,基本实现省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9] 科技与法治支撑 - 坚持依法治安,推动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一批法律法规 [11] - 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占比提升到90% [11] - 2架新舟60灭火飞机交付列装,实现我国大中型固定翼灭火飞机零的突破 [11] - 新增消防车辆2.3万辆,防护装备439万件套,灭火救援器材202万件套 [11] - 全国已有几十所高校设立应急管理学院或相关专业,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12]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筑牢“安全盾”!应急管理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2025-09-25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