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uth Korean Prime Minister on Trump ICE Raids, Tariffs and China
Youtube·2025-09-25 09:53

韩美贸易谈判 - 谈判由美国主导,韩国处于非优势地位,任何超出韩国国家利益承受能力、公众理解或经济能力的条款都难以实施[1][2] - 谈判涉及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资金框架,其结构需在正常范围内且能为韩国国民所理解和接受[3][4] - 美国尚未将韩国汽车关税降至约定的15%,在谈判结束前韩国车企仍需承受25%的关税,造成负担[7][8] 汽车行业影响 - 现代汽车等公司面临挑战,但现代汽车目前计划维持现有定价策略不变[9] - 政府正在审查各种政策选项,以减轻谈判对汽车行业造成的负担[10] - 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结构正在改变,即使关税从25%降至15%,情况仍比之前更困难[8] 对美投资与签证问题 - 签证问题未解决使得韩国公司难以在美国投资和推进美韩联合项目,特别是佐治亚州的工厂项目受到影响[10][11] - 签证问题导致大量工人难以进入或再次进入美国,相关项目目前实际上已被搁置[12][13] - 工人被拘留事件严重打击了韩国公众和工人的信心,在没有安全保证的情况下他们不愿再次进入美国[12][13] 科技竞争与地缘政治 - 韩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美国芯片限制带来的挑战[14] - 韩国与中美两国均有重要经济联系,但整体地缘政治基础已向加强与美国关系的方向倾斜[15][16] - 韩国在理解地缘变化的同时,仍将努力维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16] 国防开支 - 美国要求韩国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但韩国近期提及3.5%的水平是判断其能够承受的[17][18] - 增加国防开支被视为加强独立国防的一部分,不一定需要与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挂钩[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