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
 人民日报·2025-09-25 11:11
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 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1] - 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技术正塑造中国智造与中国精造的新优势[1] - 传统产业正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转型升级,例如大庆油田采油班通过数字化设备应用技术取得200余项研发成果,以智慧换稳产[1] 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 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并非取代关系,而是相互赋能与融合,例如江铃汽车模具钳工从纯手工操作转向指挥机器人,推动模具制造走向全自动生产线[2] - 新时代工匠需掌握人机协同与数字融合技能,以激发1+1>2的效果[2] - 工匠精神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信念,并通过持续学习(如韩世海从中专生到工程硕士的进阶)来适应技术变革[2] 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与培养 - 产业变革加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需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3] -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并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例如开办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推动研究课题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3] - 政策护航、产业需求与人才成长需同频共振,以加速工匠红利的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