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与营商环境优化 - 苏州打造民营企业之家,启动百家民企供应链沙龙对接系列活动,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链合作 [1] - 苏州拥有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618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7家 [2] - 上海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群、拓展国际商会合作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西井科技无人重卡搭载原创自动驾驶技术走进28个国家和地区 [2] - 浙江推出“三张清单”和“三项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亲清直通”暖企惠企行动,举办政企恳谈会260余场次,收集反馈问题234个 [3]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 新华三集团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智能工厂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年服务器产量50万台,一个班次仅需不到80人,AI可自行监管以往需工程师紧盯的工作 [2] - 杭州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实现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商业化应用,占据国内85%的电力巡检市场份额,自主研发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苏州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技术难题,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国外垄断 [6] - 思必驰牵头成立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为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7] 产业生态与产业链融合 - 苏州市吴中区集聚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覆盖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6] -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学术交流、实习实训加强人才合作 [7] - 万事利集团推动“丝绸+文化+科技”融合,AI大模型几秒可设计生成丝巾,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2小时即可完成1米长面料印染 [8]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万事利在浙江衢州开化县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1500亩黄金茧养殖基地带动近千户农民家门口就业,蚕农年收入增长超30% [8] - 联影集团放弃传统产品优化方案,直接冲刺高精尖医疗影像设备,已推出多项高端医疗装备,服务国内外1万多家医疗机构 [8] - 杭州纤纳光电实现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 [9] - 浙江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打造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人才库,开展新老企业家“传承对话”等活动 [10]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2025-09-25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