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咖啡香”带热浙江乡村生态经济
中国新闻网·2025-09-25 14:03
乡村咖啡业态发展模式 - 浙江现有“村咖”2600余家,其中安吉县聚集300多家咖啡馆 [3] - “瀑布咖啡”通过改造矿山遗址,融合音乐吧、餐厅等业态,形成“村咖”景区化商业模式,自8月下旬开业后迅速走红 [1] - “云边JUMP咖啡”与滑翔伞基地结合,利用三面落地窗设计,将自然景观(云海、落日)作为核心卖点,在社交平台获得高流量 [4] 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转化 - 余村通过“地质+生态+产业”模式,将废弃矿坑打包出售,成为浙江省首个地质生态产品交易案例 [3] - 该矿坑改造项目预计未来三年带动本地就业120人,年均客流量达25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人民币 [3] - 安吉县黄浦江源片区通过滑翔伞、露营等户外活动与“村咖”结合,提升游客体验感,带动山下民宿和农家乐消费 [5] 区域特色与产业联动效应 - 安吉县特色民宿在旺季月均营业额可达30万元人民币,客流量超900人次,显示“村咖”对周边住宿业的拉动作用 [5] - 杭州市余杭区上湖村将美式“村咖”融入稻田风光,丽水青田方山乡创新推出米浆与意式浓缩结合的特色咖啡,实现文化资源差异化开发 [5] - 政策引导、资源入股与专业运营共同推动“村咖”成为浙江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