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重并发症让病人痛苦不堪,多学科联合打赢“肠道归位战”
扬子晚报网·2025-09-25 14:39

医疗团队合作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胃肠外科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一名患有重症肌无力、乙状结肠穿孔及术后多种并发症的56岁患者[1] - 患者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生命体征平稳后转至胃肠外科普通病房,并由胃肠外科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4] 手术技术 - 胃肠外科陶庆松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左半结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造口还纳及腹壁清创重建[4] - 手术在腹腔镜下精准分离粘连,切除结肠瘘、结肠造口与造口旁窦道及腐烂组织,吻合健康结肠,术中出血仅100毫升,实现创伤最小化[4] 患者治疗过程 - 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腹腔冲洗、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及降结肠造口术后,出现脱机困难、造口近端结肠肠瘘,导致腹腔二重感染和结肠空气瘘[3] - 通过加强抗感染、肠瘘窦道负压引流、肠康复治疗、营养支持及呼吸锻炼等多重手段,患者全身状况改善,但结肠瘘与皮肤窦道形成导致造口感染和无法愈合[3] 疾病关联与预防 - 感染是导致重症肌无力恶化的因素之一,可导致呼吸衰竭、吞咽障碍及肌无力复发,并常促进重症肌无力危象[5] - 重症肌无力患者需强化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注重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加强健康监测,出现感染症状或肌无力加重需立即就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