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定位 - 莲花集团坚持将“热血操控”作为核心卖点,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保持差异化吸引力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对EMEYA和ELETRE两款车型进行了重新定价上市,起步价仍在50万以上,但在美国、英国、日本等重要市场则实行涨价策略 [1] - 莲花是一个拥有77年历史的全球超跑品牌,在吉利集团的支持下,成为唯一由中国面孔管理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跑品牌 [2] - 公司启动全球架构重大调整,将英国业务并入上市公司体系,计划在年底完成中国与英国业务的整合,实现“一个莲花”,预计整合后直接费用至少能减少30% [2] - 公司历经五年商标维权战,最终拿回莲花商标,完成了品牌IP的统一 [5] 全球市场表现 - 莲花跑车在英国市场认知度最高,销量也最好 [6] - 在美国市场,尽管被加征关税,但产品仍处于一到货就售罄的状态 [6] - 在日本市场,公司每年举办“Lotus Day”赛车节,拥有强大的车主和车迷基础 [6] 产品开发理念 - 公司坚决不追求快速造车,开发一款车需要4-5年,无法做到两年造一款车,因为需要进行更多实验以确保质量 [9] - 公司秉持“永远不把市场当实验场”的原则,必须在完成所有实验后才将产品推向市场,反对让用户充当实验员的做法 [9] - 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美国各项标准,强调实验流程的完整性和数据的真实性,认为中国应学习欧美的过程监控或承诺追溯模式以杜绝造假 [10] 行业观点与竞争环境 - 公司CEO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变化很大,存在抄袭、平替成风、缺乏原创的现象,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应拿出能让全世界尊敬的原创作品 [8] - 公司批评“网红车”现象,认为许多中国品牌车型热度仅能维持两年,缺乏经典车型的持续性,强调超豪华品牌必须坚持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的投入 [8] - 公司认为在平台化生产与供应链高效配合下,中国汽车市场产品推新速度过快,甚至“两冬两夏”的最低限测试标准也开始松动 [8]
莲花之韧:24个月造不出车,也不会造网红车
中国经济网·2025-09-25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