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正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革新和多元化利用,构建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快速发展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 [1][2][3] 煤炭产业的智能化与价值提升 - 通过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炭供给质量,截至8月底已建成298座智能化煤矿和5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 [2] - 能源资源领域煤炭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山西启动建设,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 [2] - 推动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例如通过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油品、尼龙纤维、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实现价值大幅提升 [2][3]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攻克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题和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助力煤炭清洁低碳利用 [3] -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3]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产业优势 - 近5年来山西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4309万千瓦,相当于每月新增一套三峡电站的70万千瓦水轮机组 [5]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从2020年每发7度电中约有1度是新能源电力,提升至当前每发4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5] - 目前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54.4%,外送电量位居全国前列,绿电外送交易量为全国第一 [5] - 形成较完整的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去年两条产业链营收均超过220亿元 [5] - 中来光能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其每年生产的产品可实现200多亿度绿电输出 [5] 绿电园区建设与用电革命 - 山西打造以绿电为主的低碳、零碳园区,通过绿电直连等模式推动绿电与传统产业融合,带动深度脱碳 [6] - 绿电园区试点已由3个扩围至13个,为企业提供优惠电价和国际认可的绿电,增强产品竞争力 [6] 新型电力系统与市场机制 - 山西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实现电力生产组织由计划向市场、由管理向服务、由传统型向平台型的"三个转变" [8] - 虚拟电厂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企业调整用电负荷,已建成9座,聚合各类资源182户,累计结算电量13.4亿度,用户共获得红利270多万元 [8] - 电力现货市场每15分钟形成一个电价,激励传统煤电企业进行灵活性改造,已有超过一半的燃煤火电机组完成改造 [8][9][10] - 作为全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其规则已更新至第15版,通过市场主体讨论形成高效透明市场 [10] - 在市场调控下,山西新能源电力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10]
新华全媒头条 | 端牢能源饭碗 加快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2025-09-25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