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旅游表现 - 2024年1-8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295,269人次,口岸入境人次居中部省会第一 [8] - 其中免签入境外籍游客同比增长62.43% [8] - 将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制定《关于促进长沙市入境旅游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促进入境旅游 [20] 消费扩容举措 - 首家市内免税店于9月26日亮相,是全国8家市内免税店之一,采用“免税+有税+跨境”多元模式 [10] - 各级政府将投入5000万元促消费,同时撬动商家发放10亿元消费券 [11] - 围绕旅游旺季创新举办新春灯会、四季消费活动等不少于500场次 [10] 演艺经济发展 - 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会80场以上,吸引全国观众 [13] - 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造100个特色演艺新空间 [12] -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E4馆改造升级为长沙国际会展演艺中心,填补万人级室内演艺场地空白 [12] 红色文旅资源 - 统筹全市269处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 [14] - 今年是《沁园春·长沙》创作100周年,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旅游、演出等产品 [16] - 第五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长沙成功举办 [14] 产业升级与项目投资 - 全市共有在建文旅项目155个,总投资达983.1亿元,预计2025年完成投资132.87亿元 [18] - 积极开发新业态,如《恰同学少年》等沉浸式演艺,不断培育大IP [18] - 奥体中心开建,全国最大球幕影院奇幻海洋馆落地长沙 [18]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2025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落地长沙 [22] - 长沙以超过全国一半的简牍出土量成为中国简牍第一城 [22] - 着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全年举办高质量文物特展5个以上、文博活动200场次以上 [23] 融合发展策略 - 推动建设马栏山文化和科技融合试验区,园区集聚186家规上企业和165家高新技术企业 [17] - 园区6万余名员工平均年龄26.7岁,青年创客占近90% [17] - 构建“超级IP+衍生矩阵”,推动文化符号产业化 [17] 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将于11月中旬在长沙举办 [20] -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擦亮“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 [21] - 发挥长沙“四小时航空圈”优势,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二次引流” [20]
长沙风采 “破圈”全球 “十大文旅工程”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沙晚报·2025-09-26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