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相约博物馆 | 万方乐奏有于阗

历史文化与文物考古 - 和田地区博物馆通过丰富文物和展陈创新 在中国历史大框架中全方位讲述和田历史 证明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代中央政权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治理 [4] - 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于尼雅遗址 为东汉时期织物 色彩鲜艳 织有汉字 经纬线密度远大于普通汉魏织物 代表当时织锦技艺最高水平 可能为蜀锦 [5] - 尼雅遗址即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国 《汉书·西域传》记载其距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有户四百八十 口三千三百六十 胜兵五百人 此距离记载是汉代中央政权对西域有效管辖治理的鲜明体现 [6] - 尼雅遗址考古发现东汉"司禾府印"煤精印章 是东汉在精绝设立屯田机构的证据 汉代始创西域屯田并不断扩大 中原先进农业技术传入西域 [6] - 精绝人技艺精湛 制作雕花木柜门等木器 木柜门浅浮雕图案包含牵象人物和有翅怪兽 纹饰精美 表明深居沙漠的精绝人与南亚 西亚存在文化交流 受丝绸之路影响 [7] - 和田古称于阗 为丝绸之路南道重要枢纽 早在张骞通丝绸之路前 已通过"玉石之路"与中原紧密联系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即以和田玉为原料 [8] - 清代乾隆时期《大禹治水图》玉山玉料来自和田密勒塔山 由清宫造办处设计 扬州工匠耗费六年雕刻完成 体现了多民族国家调度能力 [9] - 和田地区博物馆陈列大量古代文书 包括唐代于阗文"思略租赁桑树契约" 使用于阗文书写 租金为三匹于阗本地丝织品 丝织品可作为货币使用是丝绸之路沿线习惯 [9] - 约公元3世纪中原养蚕缫丝技术传入于阗 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相关传说 策勒县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东国公主传丝图》木板画复制件 [10] - 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重要佛教中心 唐代设置安西大都护府 下设龟兹 于阗 焉耆 疏勒四镇 在于阗形成完整军事镇防体系 唐朝典章制度 文化艺术对于阗产生深刻影响 [11] - 唐代宫廷有来自于阗的画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 带来西域绘画技法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其擅长画西域人及菩萨形象 [11] - 于阗"国尚乐音 人好歌舞" 音乐舞蹈是生活重要部分 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出土汉晋时代木质竖箜篌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距今约2700年木箜篌 竖箜篌从西亚经西域传入中原 [12][13] - 洛浦县比孜力佛寺遗址出土人物纹栽绒毯 学者研究认为其图案讲述两河流域史诗《吉尔伽美什》 体现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频密 [13] 文旅产业与发展 - 截至2024年 新疆有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家 游览博物馆与古遗址是领略新疆人文之美的重要途径 [4] - 2022年正式对外开放的约特干故城景区是近年来和田地区最受欢迎的文旅项目 距景区几公里处的约特干遗址可能是古于阗都城 景区内有复原故城和行进式歌舞表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