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经济连续两年陷入衰退,政府正通过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和投资军工产业来刺激经济 [1][3] - 军工产业在政策推动下迎来投资和扩张热潮,但专家认为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难以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 [1][10] 德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德国7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2.9%,为连续第3个月下滑 [3] - 主要车企如宝马、奔驰、大众在2025年上半年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3] - 2025年1月至7月,德国对美出口顺差降至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3] - 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纷纷下调对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 [3] 德国政府的国防投资计划 - 德国联邦议院3月通过一项高额贷款计划,几乎无限制放开国防领域投资 [3] - 2026财年总预算为5205亿欧元,其中国防预算827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32% [3] - 目标是将国防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5%,建设“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 [3] - 到2025年年底,德国防部预计提交60余份订单,包括预算30亿至50亿欧元的“欧洲战斗机”项目、约100亿欧元的“拳师犬”步兵战车项目 [4] 德国军工产业现状与扩张 - 德国军费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成为全球第四大军费支出国 [6] - 莱茵金属股价在过去五年中上涨近2000%,成为德国第七大上市公司,2024年80%收入由军工业务贡献,计划在2025年年底彻底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 [6] - 莱茵金属收购吕尔森海军舰船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海战领域 [7] - 亨佐尔特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22亿欧元,预期2025年可达25亿欧元 [7] - 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2023-2024会计年度销售额约21亿欧元,较前一年增长16.7% [7] - 部分企业如通快集团打破传统进军防务领域,大众集团也表示不排除将部分民用工厂改为武器工厂 [7] 军工产业的历史背景与制约因素 - 德国军费占GDP比重从1990年的2.5%一路降至2020年的1.4% [4] - 莱茵金属当前产能仅为冷战时期的十分之一,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4] - 在隐形战机、远程导弹、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相对落后,研发投入低于美国等军工大国,人才结构老化 [4] - 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美国政策变化促使德国社会对防务关注度显著上升 [5] 对军工投资经济效应的评估 - 德国就业研究所预测防工业上升趋势将延续多年,有望创造多达20万个就业岗位 [8] - 军费支出的财政乘数最高仅0.5左右,即每投入1欧元军费,经济活动仅增加约50欧分的价值,而基础设施、教育等投资的乘数往往是其两到三倍 [10] - 军工项目周期长,新建生产线、培养技术人才需要数年,且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对就业带动有限 [11] - 军事科研成果若能有效转化为民用,可成为推动经济创新的重要动力,并带动钢铁、电子、材料等相关行业发展 [11]
列国鉴|记者观察:德国加码发展军工 打造经济复苏引擎
新华网·2025-09-26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