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与产业背景 - 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于9月25日举行,吸引了5位院士、数十家头部企业代表和一批创业团队参与[1] - 自2022年起,科博会期间绵阳同步举行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众多激光领域科技成果在此孵化落地并成长为产业[1] - 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9月26日启幕,旨在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1] 科技成果与转化成效 - 历届科博会已推动200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吸引5000余家企业参展,促成交易额突破千亿元[2] - 2015年第三届科博会首次举办核医学高端论坛,目前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已在绵阳成长,X-FLASH放疗技术等前沿成果完成转化[2] - 本届科博会将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受到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3] 成果转化机制与平台 - 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绵阳成立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技术遴选与转化[4] - 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专注于“投早投小”,打通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5] - 经过中试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可达80%以上[5] - 绵阳科技城新区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通过提供金属3D打印等中试服务,拓展了超千万元新订单[5] - 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建成中试平台35家,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及绿色低碳、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预计到2027年省级中试平台将达到80家[5] 产业体系与生态建设 - 绵阳于今年6月明确提出构建“587”产业体系,包括5条主要承载产业链、8条协同发展产业链和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6] - 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是绵阳将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每条产业链均设有专门的产业研究院或首席科学家[6] - 以磁性材料为例,绵阳组建了包含科研院所、高校和龙头企业在内的产业研究院,确定电机为产业应用方向[6] - 优理奇机器人项目落户绵阳用时不到40天,原因是当地机器人产业链能完成80%以上的零部件供应[7] - 本届科博会在展区设置路演场地,旨在推动更多先进技术成果走向现实[7]
追逐科技之光 聚焦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四川日报·2025-09-26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