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引领全球低碳韧性转型 中国全面开启气候治理新征程
中国新闻网·2025-09-26 11:38
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核心目标 - 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1]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1] -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1]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1] 政策与治理影响 - 首次提出碳达峰阶段后全经济范围、全温室气体净排放下降等一揽子目标,系统性构建涵盖能源和产业转型、政策工具创新等多维度指标的行动纲领 [1][4]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1] - 目标实施将进一步重塑产业格局,持续释放政策、市场和技术创新活力 [3] 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是2020年的6倍以上,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高速发展 [1][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机遇,目标使其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1] - 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优势逐步显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点 [3] 国际影响与全球定位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 - 到2035年,中国温室气体净排放较峰值下降绝对量预计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美欧达峰后5年下降绝对量之和 [3] - 目标为《巴黎协定》长期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展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作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