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点染文化底色 智慧启迪城市新风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26 12:10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于9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1] - 论坛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搭建了关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的高规格对话平台 [1] - 活动吸引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负责人、头部企业负责人和知名学者等百余位嘉宾参加 [1] 公共文化空间的智能化转型 -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提出 公共图书馆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小步试错 快速迭代”为市民构建新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19] - 国家图书馆提出 图书馆积极拥抱技术发展趋势 不断丰富阅读服务的方式和手段 让知识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触达读者 [19] -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提出 科技帮助博物馆讲好单件艺术品的故事 并从亚洲视野理解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 [20]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提出 技术应用是为了保护文化艺术精髓、提升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参与 [20] 数字技术的破圈融合与应用 - 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主席着重讲解了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如何成为文化服务转型的催化剂 [21] -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详细介绍在全面激活乡村振兴 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21] - 北京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提出科技不仅赋能文化传播 更重塑了公众与文化互动的方式 [21] - 清华大学教授提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促进“科技向善” [21] 具体成果与产业推动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由国家图书馆牵头 联动全国古籍收藏单位共同建设 [22] - 平台已发布1.2万余种、12万余册古籍数字化资源 旨在打造开放共享、资源丰沛的“线上古籍宝库” [22] - 北京大学专家提出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抓手 破解首都面临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瓶颈 着力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新格局 [22] 专题沙龙讨论 - 论坛期间举行了五场主题沙龙 包括传统戏剧的全球叙事与创新实践、AI背景下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等 [23] - “传统戏剧的全球叙事与创新实践”沙龙提出传统戏剧应突破单一“讲述中国故事”模式 转向更深层“与世界对话” [24] - 沙龙围绕“古艺新传”“IP赋能”“全球叙事”三大议题展开 探索传统戏剧在当代的多元可能 [25] - “AI背景下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沙龙探讨图书馆如何引入和应用AI技术更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27] - 图书馆可与文旅部门、商业体、文化创意产业跨界合作 通过AI打造文化体验与城市记忆的“超级IP” [28] - “数字技术促进大众艺术普及”沙龙认为数字技术能有效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动能 推动地方文旅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9] - 数字技术让文化馆服务更具普惠性 广泛覆盖社区老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 同时提升服务个性化供给能力 [29]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传播”沙龙探讨数字技术如何帮助非遗在国际范围更好地“被看见、被参与、被理解”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