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心!发布未核实信息 可能让你陷入法律风险
央视新闻·2025-09-27 02:13

去年3月,赵某在与朋友吃饭时得知,隔壁小区发生了火灾,本着不错过一手资讯的想法,赵某迅速赶往现场拍摄。在获得素材之后,赵某编辑了一段文字 发送给某互联网平台账号的运营人员,并获得了50元的稿费。 为追求"爆款"效果,赵某在文字说明中刻意添加了"起火原因是1楼被用作仓库,堆放类似桶装油漆"等细节,在网上引发关注。而消防部门提供的火灾认定 书和相关人员笔录显示,起火原因系遗留火种点燃了纸箱等可燃物,并未发现油漆等危险物品。赵某描述不属实,关键信息失真。 男子:我没造谣 遇到突发事情在网上发布消息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上海的赵某却因为在网上传播一则火灾的消息,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赵某却觉得自己只是在记 录真实发生的事件并表达看法,不应受到处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 最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赵某上诉,维持原判。 网络谣言特点 法院:这种行为就是造谣 在被行政拘留后,赵某认为,火灾确有其事,时间地点准确,自己只是在记录事件并表达看法,不应该被处罚,于是将此事上诉至法院。法院是怎么判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