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与市场转向 - 科创板于2025年6月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并设置科创成长层,同时推出6项改革措施,即“1+6”政策 [3] - 创业板于2025年6月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9] - A股IPO政策从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全面收紧,转向有重点、有条件地对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开放市场准入 [5] 未盈利企业IPO进程加速 - 自2025年6月以来,已有7家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包括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兆芯集成、上海超硅、大普微、视涯科技、珠海泰诺麦博制药 [4][6] - 摩尔线程从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2025年6月30日)到成功过会(2025年9月26日)用时不足3个月,跑出“火箭速度” [2] - “1+6”政策出台后,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获得IPO注册批文,分别是禾元生物、必贝特和西安奕材 [7] - 西安奕材从IPO申请获受理(2024年11月29日)到获得注册批文(2025年8月29日)用时不到9个月,审核节奏明显加快 [8] 行业与公司案例 - 政策导向重点支持芯片半导体、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审核重点从财务数据转向核心技术、市场空间等前瞻性指标 [11] - 获得注册批文的3家企业中,禾元生物与必贝特属于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西安奕材是国内领先的12英寸电子级硅片供应商,属于半导体材料领域 [11] - 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排队上市,有望冲击A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11] - 科创板排队企业中仍有10余家未盈利企业,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 [16] 市场影响与长期意义 - 科创板开市6年来,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其中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了盈利,目前已有32家未盈利企业被正式纳入科创成长层 [10] - 西安奕材的过会标志着A股估值逻辑从“短期盈利导向”转向“长期价值导向”,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闯关路径” [8][16] - 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有利于硬科技企业在更早阶段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并提振一级市场对早期科技项目投资的信心和退出预期 [18]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15]
【金融头条】耗时仅88天!摩尔线程闪电过会!未盈利科创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
经济观察网·2025-09-27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