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大模型、具身智能列车……“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未来交通图景将有哪些新可能?
央广网·2025-09-27 13:33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零星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 [1] - 政策依据是2025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目标是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2]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 公路交通领域应用 - 重点围绕智能驾驶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发力,让智能辅助成为司机的好帮手 [2] - 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拓展服务场景 [3]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依法依规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 [3] - 利用高速公路ETC门架等既有设施,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 [3] 铁路交通领域应用 - 支持具身智能列车与自主协同控制系统研发,推广自感知、自学习、自运行的智慧化动车装备 [3] - 加速列车智能驾驶、群组运行控制、智能供电等技术应用 [3] - 提升技术装备故障自检测、自诊断、自修复等智能运维能力 [3] 航运与港口领域应用 - 推进港口智能感知网络建设,加快码头设备设施数字化建设、自动化改造、智能化升级 [4] - 鼓励建设基于数据大脑的综合管理系统,加强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4] - 推动建设面向全程物流链的一站式协同系统,提升国际枢纽海港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 [4] 民航领域应用 - 推动航司航线规划、签派决策、机组排班等智能辅助优化 [4] - 提升航班运行态势精准感知与扰动情景下的智能恢复能力 [4] 核心要素保障 - 提出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泛在网络设施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 [5] - 因地制宜强化算力保障,构建覆盖多模态、多场景的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体系 [5] - 打造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网络,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支撑体系 [5] 后续实施行动 - 下一步将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创新工程 [5] - 组织实施十百千创新行动,加速人工智能全面赋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