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系发展 - 医疗体系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重点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2] - 全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114个省级医疗中心,优质资源向中西部和基层下沉 [2] - 全国338个地市实现医学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200项,2024年双向转诊人次达3600万,较2020年增长46% [2] -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在人员、信息、资源三通基础上深度融合 [2] 中医药发展 - 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达10.4万个,中医类医院6400家,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7.1万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3] - 推动中医药融入分级诊疗体系,发挥其在治未病、重大疾病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 [3] - 新批准15个中药新药上市,并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 [7] 医疗保障体系 - 建成全球最大医疗保障网,每年基金支出近3万亿元,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为主转变 [4] - 按病种付费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病种覆盖率达95%,医保基金覆盖率达80%左右 [4] - 2024年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占比达96%,全国97%的行政村实现医保服务村村通 [4] - 医保预付金制度已在多地落地,2025年以来全国预付基金达786亿元 [4] 医药产业创新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从2017年97.9%提升至2024年99.4%,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6] - 在研新药数量达1250种,占全球约30%,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660亿美元 [7] - 2025年上半年共批准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 [7] - 将缩短重点创新产品审评时限至30个工作日,同步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 [7]
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的关键所在——从2025年中国卫生发展论坛看“三医”协同
新华社·2025-09-27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