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场景——血与火铸就的民族记忆(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2025-09-28 08:29

台儿庄战役历史背景 - 1938年春天,为阻止日军南下,中国守军发起台儿庄战役,历经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国军队击溃日军两个精锐师团主力,缴获大批武器装备[2] -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企图南北对进会攻徐州,台儿庄扼守京杭大运河咽喉,是进入徐州的门户,成为日寇进攻矛头[4] - 战役前,日本对台儿庄地区蓄谋已久,早在1918年就派特务对当地经济、资源、气候等十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并撰写报告《台儿庄事情》[9] 战役过程与惨烈程度 - 中国军队在机械化装备上几乎空白,与日军装备对比悬殊[4] - 中国空军上尉副中队长何信在空战中击落多架敌机,返航时遭24架敌机围截,身中3弹后驾机撞向敌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5岁[5] - 地面战中,第27师第80旅第2营营长王景山率领全营官兵与日军激战,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战斗详报亦感叹其决死勇战气概[5] - 一面墙壁上不足80平方厘米的面积密布94个弹孔,弹痕最深达约10厘米,展现战斗激烈程度[5] - 1938年3月26日城内战斗打响后,中日双方为抢夺制高点打了七天七夜,中国军队虽歼灭几百名日军,但一个营的士兵几乎全部牺牲[6] - 多支敢死队参战,一支57人组成的敢死队一夜激战后仅13人生还,另一支40人的敢死队仅3人生还[7] 战役结果与历史意义 - 1938年4月7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中国军队以弱胜强,3万将士为国捐躯,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战利品[7] - 战役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典范,周恩来提出作战建议并委派专人配合[7] -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报道时将台儿庄与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等并称为历史上转折点小城[8] - 战后台儿庄墙无完墙,房无完房,日军钢盔堵塞运河水流,城内手榴弹木柄碎片积存厚达3寸多[8] 民众参与与民族团结 - 民众力量与军队完全结合,在战场上抢救伤员、当侦探、帮助输送炮弹粮食的都是民众[11] - 鲁南人民欢迎军队奔赴战场,拿出土特产慰劳军队,第五战区专门组织民众动员委员会广泛动员民众支援[12] - 18岁的刘守玟脱去校服穿上戎装,瞒着父母参加战地救护队,1938年随部队到台儿庄,为抢救中弹连长不幸牺牲[12] - 战地服务团、战地救护队等各方力量凝聚一起,不畏血与火团结卫家国[13] 纪念馆现状与教育意义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通过2000余件文物、图片、史料全景再现台儿庄战役[2] - 馆内"民族之光"英烈墙上镌刻着战役中英雄的名字,如今知道姓名的仅有4692位,更多是无名英雄[8] - 自1993年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参观者8700万人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