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容和配额
四川日报·2025-09-29 06:33

碳市场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以来年度新高 [1] - 碳市场通过提高碳排放密集型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激励企业和个人转向低碳替代品 [1] - 占全球经济产出近三分之二的经济体已实施碳税或排放交易制度 [1] 碳配额机制与创新 - 碳配额是政府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其管理方式转变和价格信号传导直接影响企业长期投资决策 [1] - 广东、湖北、上海等地金融机构已推出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但面临价值评估和资产处置等不确定性 [2] - 广东省发布政策性文件,首次在省级层面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提供系统化司法保障 [2] 市场扩容与行业覆盖 - 2025年全国碳市场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60%以上 [3] - 中国民用航空局正研究制定民航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工作方案,推动其及早纳入管理 [3] -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时间表较业内原估计有所提前 [3] 政策导向与未来趋势 - 碳配额将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到2027年对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3] - 配额总量需要每年下降,其稀缺性将传递碳价上涨的政策信号,引导企业预期和行为 [3] - “十五五”时期中国碳市场将处于加速发展和完善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