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战略导向 -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争当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先行者[1]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阐述了为什么建设科技强国 什么是科技强国 怎样建设科技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 -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科技强国建设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1]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举措 - 紧盯关键和裉节 狠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聚焦实现全过程创新[2] - 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 引导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建立健全健康的学术交流制度和评价体系[2] - 推动高校加强与产业界协同 在技术路线选择中比选寻优 动态纠偏[2] - 以新型研发机构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带动高校明确在创新链的定位[2] - 支持探索以项目经理人为主责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建立全链条孵化机制[2] 复旦大学发展定位与支持 - 以建校120周年为新起点 支持复旦大学坚定追求卓越 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3] - 在国家创新布局中找准定位 厚植特色 不断对标对表 优化调整[3] - 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学术研究向基础性 战略性导向转变[3] - 以科学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 加速科学发现 培育更多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3] -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3] 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 - 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结构和能力素质的需求 培养可堪大用 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3] - 引导教师把更多时间 精力和热情放在学生身上[3] - 注重价值塑造 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引导学生怀爱国之心 立报国之志 增强国之能[4] - 深化学风建设 弘扬追求真理 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引导师生专注于科研 醉心于学习[4]
争当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先行者 陈吉宁为复旦大学师生代表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解放日报·2025-09-29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