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自主系统(如类人机器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机器人出租车)的飞跃发展,并改变航空航天、农业、智能眼镜和医疗等传统产业 [1]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出现是机器人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变革性转折点,使系统能将感官输入和语言指令直接转化为动作 [1][17]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萎缩及制造业回流趋势加速了对具身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快速采用需求 [1] - 由具身人工智能垂直产业推动的整体市场机会规模预计达到4020亿美元 [1][2] 市场机遇与预测 - 类人机器人与自动化的总目标市场在十年内预计达到40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 [2] - 到2035年,全球类人机器人总目标市场达400亿美元,全球自动化硬件总目标市场达1000亿美元 [2] - 到2035年,私人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收入池将达880亿美元,机器人出租车总目标市场为400亿美元 [2][6] - 农业科技、机器人手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智能眼镜等其他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23%,2035年总目标市场达1340亿美元 [2] - 到2035年,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全球市场预计达230亿美元 [16] - 到2035年,智能眼镜市场规模预计达600亿美元,用户数量将达到3.2亿 [12]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人工智能进步速度约每七个月翻一番,引发跨行业的“AI in motion”趋势 [2] - 中国电动车渗透率达50%,推动L2+智能驾驶渗透率从2021年的24%升至2023年的52% [6] - 全球类人机器人数量到2035年将超过200万台,到2050年将超3亿台,对应总目标市场分别为400亿美元和1.4-1.7万亿美元 [7] - 2024年新医疗机器人出货6200台,同比增长36% [14] - 智能眼镜平均售价降至约400美元,比2013年下降70%,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0亿美元 [12] 技术与供应链融合 - 自主系统垂直产业共享重叠的软硬件供应链、对训练和数据收集的依赖,以及需要演进监管框架的特征 [5] - 视觉-语言-动作技术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类人机器人,推动对高性能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运动控制芯片、通信IC和激光雷达的需求 [8] - 80%的机器人关节部件由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汽车与类人机器人硬件供应链高度重叠 [8] - 每台高端类人机器人所需半导体价值约1400美元,半导体是计算强度提升的最大受益者 [9] - 到2050年需将粮食产量提升60%以养活约100亿人,预计将出现14亿吨粮食缺口,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3% [13] 投资布局与主题组合 - 建议投资者广泛布局具身人工智能垂直产业,包括类人机器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机器人出租车、工业自动化、农业科技、智能眼镜、机器人手术和无人机等细分领域 [19] - 类人机器人生态涵盖芯片商、软件开发商、零部件制造商、整机厂、汽车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开发者、电池厂商和终端用户 [19] - 主题组合包括38只股票,如阿里巴巴、禾赛科技、Autodesk、艾默生电气、霍尼韦尔、罗克韦尔自动化、直觉外科公司、强生、史赛克等 [19] - 该主题组合预计明年营收与利润将重新加速增长,实现连续两年盈利提速 [20]
具身AI开启4020亿美元市场机遇!瑞银详解“Beyond AI”投资策略
智通财经网·2025-09-29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