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正通过金洽会等平台推动金融服务下沉至产业园区 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构建良性互动的金融营商环境 [1][2][4][5] 科技金融与生物医药行业融资 - 生物医药等科技型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和正向现金流面临融资挑战 [1]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配置专门团队 以非财务因素评价亏损中的生物医药企业 过去四年已服务超过700家企业 [1] - 该行团队已服务130多家创新药企业 其中许多尚处于临床二期阶段 [1] 金洽会平台与服务模式 - 第十九届金洽会启动 服务模式全面升级 立足于“洽” 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撮合 [2] - 线下活动下沉园区、直达企业 将金融资源引向上海“五大新城”等园区 打造“流动的金洽会”和“家门口的金洽会” [2] - 金洽会与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和综合服务平台联动 提供“一站式”“会诊式”综合性金融服务 [2] - 采用“政府+园区+金融”三方协同模式 组织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多元金融服务力量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园区 [5] 上海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 - 上海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出台股权投资“32条” 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及未来产业基金 [4] - 截至今年6月末 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33万亿元 同比增长7.75% [4] - 上海推动普惠金融走深走实 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 [4] 青浦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 青浦区上半年GDP增长9.3% 增速位列上海市第一 [5] - 青浦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至7月分别增长28.6%、13.2%和15.6% [5] - 上半年青浦全区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7%和7.5%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3% 增速排名上海郊区第一 [5]
金改前沿|“政府+园区+金融”联动,上海“金洽会”构建服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