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有形到无形 火车票蝶变见证中国铁路发展
人民网·2025-09-29 21:43

政策变更核心内容 - 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1] - 公司将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1] - 该政策旨在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提供便利[1] 火车票技术演变历程 -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起点线路长9.67公里[2] -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火车票为硬板式尺寸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快车票印一条红线特快车票印两条红线[2] - 1997年计算机售票时代开启热转印技术打印的红蓝纸质车票取代硬版票售票效率大幅提升[2] - 2007年7月硬板式火车票完全被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票取代[2] -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中国迈入高铁时代磁卡式火车票出现[3] - 2009年12月10日全国铁路售票系统升级车票防伪条码变为二维码[3] - 2011年火车票实名制实施互联网售票启动京津城际率先刷身份证进站[3] - 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中国铁路全面告别实体车票[3] - 2024年11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全面实行电子客票[3] 行业发展与影响 - 火车票从有到无的转换折射出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3] - 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3] - 火车时速从35公里提升至350公里的复兴号奔驰神州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蜕变[3] - 无票出行体验升级无需排队取票无需担心票证丢失高效便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