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结构性转变 - 北京消费市场正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并举转变 [8] - 2025年1月至8月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8] - 服务消费具有无形性特征,价值创造过程中无形要素占据主动地位 [8] 消费者观念与驱动力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人群)已成为消费主力,更愿意为兴趣、体验和服务付费 [8] - 消费者观念变化,越来越重视体验感和服务质量,认可“花钱买时间” [8]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万元,同比增长5.6%,收入提升推动消费升级 [8][9] - 银发族成为康养、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的主力人群之一 [8][9] 服务消费宏观趋势 - 国家统计局自2023年8月起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增速,2023年前7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14.4个百分点 [8] - 2020年至2024年,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8] - 中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已达46.1%,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50% [8] - 2024年北京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58.6%,为近5年最高,已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 [8] 文化娱乐消费场景 - 鸟巢2024年举办39场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吸引观众超216万人次,贡献北京超六成演唱会观众和票房 [8] - 2025年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观演人数近240万人次,全年预计超50场吸引观众超280万人次 [8] - 2025年前8个月,北京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8]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北京电影生活节吸引客流7666万人次,带动消费251.7亿元 [8][9] 文商旅融合创新模式 - 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推出“遇见鸟巢·逐星之旅”项目,构建“赛演+”文旅融合生态圈,打造“跟着赛演去旅游”全链条服务模式 [8] - 五月天演唱会期间,北京多处设置主题装置,形成“MAYDAYLAND”主题空间,将演唱会经济从场馆周边蔓延至整个城市 [8] - “物华天宝西游盛宴”动漫美食市集将动漫IP与美食市集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布景和互动玩法升级消费体验 [9] - 北京华天集团举办的生物钟美食节使其销售同比增长36% [9] 传统服务业升级 - 老字号餐饮深挖文化底蕴,如马凯餐厅打造文化主题餐厅,将消费体验升级为沉浸式文化体验 [9] - 家政服务行业涌现收纳师、陪诊、上门理发、养老护理等新服务项目,满足新兴需求 [9][10] - 京东家政在京从业人员超5000人,月订单量突破50万单,并推出“先享后付”等创新服务 [9][10] - 科技推动消费场景延伸,如58到家通过平台智能派单将家政劳动者平均接单距离缩短60%,最快半小时上门 [9][10]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0] -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挖掘文娱消费新内涵、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等举措 [10] - 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出台《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支持餐饮、家政等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北京勾勒服务消费新图景
北京青年报·2025-09-30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