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新解(新知)
人民日报·2025-09-30 06:33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 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达1万千瓦时,可满足约1500户家庭日用电需求[1] - 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稳定运行超两年,有效减少能耗并大幅提升效率[1] - 我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累计发电超20亿千瓦时[2] 现代海洋渔业创新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采用"船载舱养"模式,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1] - 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配备智能系统,实现"即捕即加工、即产即销",提升国产三文鱼新鲜度与供应稳定性[1]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海洋牧场,大型桁架网箱和养殖工程实现精准调控饵料投喂[2] 海洋科技与装备研发 - 卫星遥感和通信技术为海洋渔业提供信息化支持,促进行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2]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启动建设,旨在发掘冷泉区甲烷和冷泉生物潜在价值[2] - 行业加快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攻关及海洋技术装备研发步伐,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2][3] 海洋特色产业发展 - 免疫抗肿瘤海洋1类新药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2] - 国产大型邮轮首航一年运输出入境旅客达60万人次[2] -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项目实现养殖年收入近亿元,产业业态日益多元[2]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行业致力于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3] - 发展路径强调创新驱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拓展海洋经济新领域[3] -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