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文化体力“告急”(锐见)
人民日报·2025-09-30 06:30
行业趋势:文化休闲活动参与度 -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用于严肃文化休闲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减少,文化体力不足现象普遍[1] - 休闲内容正从文学、绘画等冷媒介产品向动漫、游戏等热媒介产品转型[2] - 长叙事产品如电影、电视剧正被短视频、微短剧等短叙事产品取代[2] 行业驱动因素:技术影响 - 大数据与算法在内容分发中发挥关键作用,从“人找内容”转变为“内容找人”[2] - 算法推荐、热度排行和平台“投喂”机制不断打造热点,持续挑动用户情绪[2] - 快节奏、强冲突、高爽感的视听娱乐严重消耗用户工作外的剩余精力[2] 行业挑战:内容生态 - 休闲内容陷入雅与俗、深与浅的失衡状态[2] - 过度依赖算法导致用户文化选择自主权丧失,精神园地被技术接管[3] - 审美享受有沦为快感满足的趋势,导致用户体验疲惫与虚无[2] 行业发展方向:解决方案 - 减少不必要的屏幕使用时间,克服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有助于积蓄文化体力[3] - 打破工作与休闲的二元对立,从劳动中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3] - 回归现实文化现场如读书会、音乐会、美术展,可增强用户内心的丰盈感[3] - 鼓励用户找到自身文化兴趣和审美爱好,在文艺天地中安放身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