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投资与工程进展 - 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 [5] - “十四五”时期预计总投资达5.4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6倍 [5] - 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 [5] - 国家水网建设加快,预计到2025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6] - 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15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江济淮一期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 [6]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提供水源 [6] - 新建和改造2150处灌区,完成7.3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6] - 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 [8] - 有效应对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保障旱区群众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 [5] 水资源节约与效率提升 - 在经济总量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7] -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7.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3.6% [7] - 节水灌溉面积达6.38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 [7] - 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1亿立方米 [7]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较“十三五”末增加4900万亩,预计“十四五”末达10.9亿亩 [7] 防洪减灾与安全保障 - 洪涝灾害损失占GDP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十四五”的0.18% [5] - 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 [5] - 战胜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5] - 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5] 生态保护与河湖治理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西辽河、永定河等断流河流全线贯通 [10]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10]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3.29米,深层地下水回升7.67米,102眼干涸泉眼复涌 [10]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11] - “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 [11] - 预计“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10]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2025-09-30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