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立起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树立“绿色标尺”
大众日报·2025-09-30 09:07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 山东基于“三线一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2750个环境管控单元,实现分区域精细化管理[3] - 管控单元包括614个优先保护单元(绿色)、1187个重点管控单元(红色)和949个一般管控单元(黄色)[3] - 该体系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绿色标尺”,实现“一单元一策略”管理[3] 信息平台应用与成效 - 山东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自2021年上线,累计访问3.2万余次,公众端访问量突破1万次[5] - 平台通过数字化研判辅助项目选址,自动分析空间冲突与环境容量[3][4] - 2023年1-7月,省级层面为9个总投资3404亿元的省重点项目提供智能研判服务[5] 项目选址优化案例 - “聊热入济”工程通过平台比对两个穿黄方案,选定方案一将生态敏感区穿越距离从202.5米缩至193.71米,并减少投资[2] -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依据分区管控划定240.6公顷禁止建设区和1625.1公顷限制建设区[4] - 平台技术累计减少生态保护红线穿越长度38.58公里,优化线路穿跨越方式8次[5] 产业园区管理升级 -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拒绝9个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高耗能项目,引进2个绿色低碳新材料项目[4] - 园区2023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06%,污染排放同比下降1.2%,实现“增产不增污”[4] - 2023年1-7月为12个产业园区完成规划校核,修订准入清单36项,划定严禁开发区域34.05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域24.32平方公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