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第一省的"红区"烦恼和探索之道
中国新闻网·2025-09-30 10:1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占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的42% [2] - 全国已有150多个地区因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被列为无法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红区” [2] - 山东省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截至2024年底突破5020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 [2] - 山东省136个县(市、区)中,2024年有53个县低压配网接网预警等级为“受限”(红区),占比超三分之一 [3] - 农村配电网原为“无源单向”设计,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使其变为“有源双向”系统,导致午间电力盈余时易引发设备反向重过载、电压越限等安全隐患 [4] 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 - 在山东德州部分村镇,通过为光伏电站配置储能来解决消纳问题,储能配置比例为装机容量的15%到20%,能够释放3到6倍的新增并网容量 [4] - 山东东营黄三角农高区建成电动农机风光储充换检一体化服务站,利用V2G充电桩和换电储能舱,在电价低谷时优先用新能源为农机充电,电价高峰时农机作为储能向园区供电,单台鸿鹄T200农机可为园区节省用电成本约16万元 [5] - 山东东营杨庙社区“幸福食堂”在屋顶铺设20千瓦分布式光伏,改造后光伏发电每年能为食堂减少至少30%的用电成本,实现了精准的“就地消纳” [6] 未来发展方向与系统构建 - 破解消纳难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完善的市场和交易机制以及投融资机制保障 [7] - 2025年国家“136”号文标志着风和光全面纳入市场交易,分布式光伏电力将作为商品在市场中寻找最优价值,通过实时波动的电价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7] -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可达半壁江山,其优势在于集中在人口众多、能源负荷分布的东部沿海地区,能节省西电东送的长距离输电成本 [8]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生态圈需要地方政府、光伏业主、工商用户、配电网运营者形成合力,并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政策研究 [8][9] - 破解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的路径为:短期通过就地消纳释放压力,中期依赖农村电网升级和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长期在于形成自我优化、多方共赢的分布式能源新生态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