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 全国首个面向具身智能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试点”正式获批立项 [1] - 项目由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承担 [1][4] - 项目采用“1+N”协同推进模式,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为核心,联合河南、江苏、北京石景山、深圳、重庆、河北、陕西、吉林等全国各分训练场共同开展标准化建设 [1] 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 计划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项以上紧缺亟需标准 [1][5] - 构建“基础+特色”双层标准体系,基础层夯实企业标准,特色层围绕实体物理场、虚拟训练场、本体及部组件、场景应用四大领域 [5] - 推动标准在全国各分训练场开展验证实施与迭代优化,为行业树立“统一标尺” [1][5][7] 国家层面标准制定进展 - 牵头《人形机器人数据集 第2部分:上肢操作》等首批人形机器人数据集系列国家标准,并积极推动其转化为国际标准 [8] - 联合华为云牵头制定《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数据生成平台技术要求》,计划向行业开放千万级高质量合成数据集 [8] - 联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协同制定一体化关节、数据、整机性能等标准规范,国地中心“白虎”数据集率先通过CR-3-06:2025认证,获首批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证书 [8] - 深度参与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人形机器人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 [8] - “白虎数据集——人形机器人具身操作数据集”入选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面向全国公布 [8] 行业层面标准制定进展 - 牵头制定的《人形机器人 关键技术 训练数据管理要求》、《人形机器人 整机与系统 训练场环境构建技术规范》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10] - 联合牵头《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具身智能 数据质量要求及评价方法》,并在国地中心主训练场实施标准验证,获得我国首个具身智能数据集权威认证 [10] - 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具身智能 基准测试方法》,作为AIIA具身智能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合作共建“可信AI-具身智能基准测试(EAI Bench)任务库” [10] 主分训练场联动与数据产能 - 2025年计划归集真机高质量数据15万小时,年产能预计超百万小时 [11] - 河南分训练场一期日采集真机数据超5万条,建设27个高度拟真场景深度融合本地12大传统产业 [11] - 北京训练场场地规模超1万㎡,部署上百台异构机器人,年产数据超600万条 [11] - 重庆分训练场年数据采集能力达3PB,支持异构机器人并发训练 [11] - 江苏吴江分训练场部署30台“夸父”机器人,年数据超200万条,覆盖8大场景 [11] - 深圳分训练场在示范作业、训练和检测等场景日处理数据50TB [11] 产业生态合作 - 国地中心联合上海电气、张江集团、上电科、库帕思、傅利叶智能等约40家生态伙伴,构建“标准共研 - 检测验证 - 标杆共建”具身智能生态圈 [13] - 生态圈内通信企业验证R2C等规范,数据企业完善数据标准,机器人企业测试整机、部组件标准,场景企业落地标杆项目 [13] - 加速100项关键标准迭代,支撑试点“标准统一、生态共建”目标 [13]
全国首个!“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落沪
观察者网·2025-09-30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