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年北京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国第一,连续6年保持在6%以上
新京报·2025-09-30 18:08

北京研发投入强度与规模 - 2024年北京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6.58%,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稳居全国首位 [1] - 北京基础研究经费比重在16%左右,比肩创新领先国家水平 [1] - 2024年全国研发活动三大执行主体经费分别为:企业28211.6亿元(增长8.8%)、政府属研究机构4231.6亿元(增长9.7%)、高等学校3065.5亿元(增长11.3%) [1] 政府科技投入与支持 - 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领域支出465.4亿元,市级科技经费支出占比居全国省级第一 [3] - 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科技经费安排584.9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 [3] - 2024年北京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对145个项目出资137.1亿元,其中60%以上项目为领投 [3] 企业研发与创新主体地位 - 企业是拉动研发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占全社会经费投入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75%以上,贡献率达77.1% [4] - 2024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3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1% [4] - “三城一区”内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2718.9亿元,占全市比重近七成 [4]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 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市实现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万家、总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 [5] - 北京连续3年保持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第一城的地位 [5] - 2024年上半年为1131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72.8亿元融资担保支持 [4] 产业集群与未来产业培育 - 北京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北京市已形成智能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3个未来产业 [6] - 2024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4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9%;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3.1% [6] 创新生态与资源集聚 - “三城一区”集中了北京市近三成的企业和六成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 [3] - 北京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形成完整创新链条 [2] - 高研发投入企业积极融入产业技术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协同平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