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车企飞行汽车布局动态 - 长安汽车董事会审议通过设立飞行汽车合资公司议案,计划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 [2]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量产并交付全球首台“汽车+飞机”组合折叠的飞行汽车 [2] - 一汽、广汽、吉利、奇瑞等多家车企积极拓展低空飞行领域,呈现多元化技术路径 [3][5][6] 飞行汽车市场前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飞行汽车行业到2030年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2050年增至9万亿美元 [3] - 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低空交通市场 [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市场规模近24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美元 [7] 主要车企商业化时间表与进展 - 小鹏汽车已投入数十亿元成本,研发7代原型机,计划2026年开始量产交付 [5] - 广汽自主研发的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2024年启动示范运营 [5] -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力争在2026年完成适航认证 [5] - 一汽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计划于2024年内首飞 [6] - 长安汽车和奇瑞仍处于产品研发与测试验证阶段 [6] 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 智能汽车产业链成熟、市场内卷,企业向低空领域拓展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和更高利润 [7] - 国家政策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支持力度加大 [7] - 低空出行赛道预计将形成低空主机制造、低空基础设施和低空运营服务三个万亿级细分领域 [7] 飞行汽车的技术优势与研发趋势 - 电动飞行汽车相比直升机,在安全性、机动性和成本上能实现突破,并借助汽车产业链优势降低制造成本 [8] - 当前全球有300余款飞行汽车处于研发阶段,预计最终将收敛至少数几类主流构型 [8] - 通过虚实融合的孪生平台加快测试,未来有望将研发周期从五年以上缩短至两年 [8]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飞行汽车面临成本高企难题,智能终端处于样机阶段未形成规模效应,零部件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导致成本和售价居高不下 [10] - 地方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