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下零售新风口:电商布局硬折扣超市,面临哪些挑战?
环球网·2025-09-30 10:02

硬折扣模式的定义与核心特点 - 硬折扣超市的核心特点是提供绝对低价,其低价源于极致效率 [2] - 硬折扣模式通过发展高比例自有品牌(如奥乐齐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高达90%)、整合优化供应链、精简SKU(通常1000至2000个)、缩减面积(通常500至1000平方米)、简化包装和装修等方式降低成本 [2][3] - 硬折扣超市品类聚焦于米面粮油、奶制品、酒水、纸、烘焙等高频率、低品牌敏感度的生活刚需用品,以增强议价能力并降低采购成本 [3] 电商平台布局硬折扣的现状与模式 - 电商平台如京东、美团、超盒算NB等正加速布局硬折扣赛道,京东折扣超市已开设6家门店,首日客流量达30万人,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拥有近300家门店 [1][2][6] - 京东采用"大店"模式,门店面积约5000平方米,SKU约5000个,依托京东物流与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产地直采和品牌开发 [6] - 美团旗下快乐猴在杭州开设两家门店,体量较小,依托本地生态与即时配送优势推进 [6] 电商布局硬折扣的驱动因素 - 中国硬折扣市场在2024年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但渗透率仅为8%,远低于德国的42%和日本的31%,市场潜力巨大 [5] - 硬折扣模式精准契合了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理性消费需求,成为线下流量和新消费习惯的重要入口 [1][5] - 电商平台通过布局硬折扣业态,可在存量市场中构筑差异化优势,并利用其小面积、快复制的特点快速渗透线下,与线上业务形成协同,拓展即时零售市场 [5] 电商平台布局硬折扣的竞争优势 - 互联网平台具备"去中间化"优势,利用庞大采购量和品牌影响力直接对接上游工厂或产地,砍掉代理环节的加价和营销费用 [6] - 数据驱动是核心优势,平台通过线上消费数据精准预测区域消费趋势,实现"千店千面"的选品、定价和库存管理,降低试错成本和滞销风险,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精准度 [6] 电商布局硬折扣面临的主要挑战 - 线上与线下业态的运营逻辑存在差异,互联网企业需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深耕细作,尊重线下零售规律 [7] - 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一大考验,部分平台依赖补贴推动增长,需通过商品力打造与供应链重塑实现"低价"与"盈利"的平衡 [7] - 企业需加大自有品牌打造力度并向上游供应链延伸,通过压缩中间流通环节来降低成本,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