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政策框架 - 当前存在两种关税计划:互惠关税根据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设定不同税率,例如部分国家为10%,中国最高[8];部门关税针对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如钢铁、铝、汽车、制药和未来的半导体[9][10] - 两种关税不会叠加,若某商品同时适用两种关税,则仅按部门关税执行,例如近期签署的基于国家安全的木材关税[12][13] - 贸易政策被视为国内政策,核心目标是增加美国就业和回流制造业,尽管涉及他国也带有外交属性[14][15] 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措施 - 计划对制药征收100%关税,对厨柜征收50%,对重型卡车征收25%,对软体家具征收30%,具体生效时间待定[7] - 部门关税重点覆盖钢铁、铝、汽车、制药及未来半导体等行业,旨在保障关键供应链安全并推动制造业回流[10] - 部分国家如加拿大对好莱坞电影设限,要求美国电影公司将其30%收入投入当地电影制作,变相构成收入转移[2][4] 对华贸易关系 -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约为55%,远高于中国对美关税,今年对华贸易逆差已缩减30%[17][18] - 政策目标并非脱钩,而是寻求稳定、平衡的非敏感商品贸易,避免经济胁迫和意外干扰[18] - 近期在马德里与中方就TikTok交易进行谈判,已获得中方高层明确批准意向,美方对达成协议信心较强[16][19][20] 关税实施进展与影响 - 新关税措施尚未全面生效,需先完成调查评估,总统态度积极但未给出硬性时间表[5][6][7] - 年度关税收入约3000亿美元,但目前未观察到商品价格因关税明显上涨,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下降[21] - 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正推进市场开放协议,预计总统10月底亚洲之行期间签署部分协议[22][23] 法律与政策工具 - 若AIPA诉讼未获最高法院支持,将转向更耗时的232条款(国家安全)和301条款(不公平贸易)作为替代工具[24][25] - 当前232条款关税未受最高法院诉讼挑战,301条款对华关税已获联邦巡回法院支持,法律基础稳固[26]
US trade rep tells Kudlow tariffs are part of policy landscape going forward
Youtube·2025-10-01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