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高血压防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样做
新华社·2025-10-01 12:2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标准》[1] - 标准规定了设备配置、药物保障、管理流程及技术要点[1] - 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 - 标准自202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 设备配置要求 - 所有基层机构需配备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和软尺 血压计需定期校准[1]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还需配备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1] 药物保障要求 - 基层机构应至少配备5大类降压药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1] 筛查与预防管理 - 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社区筛查等途径筛查高血压患者[1] - 18岁及以上成人每年门诊首诊均需测量血压[1] - 对确诊患者给予持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1] 治疗与干预流程 - 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目标在3个月内达到血压平稳控制[2] - 适宜患者可应用或联合有临床证据的中药或中医适宜技术协同降压[2] - 如合并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 也应积极治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