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省地矿六队)在渤海湾三山岛海域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发现中国首个海上超大型金矿床,并持续通过理论创新、技术革新和绿色勘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2][3][15] 勘探成果与资源增量 - 三年来实施勘查项目900余项,提交矿产地97处,新增资源量包括金96.9吨、铁矿石1.5亿吨、晶质石墨234.4万吨、钾盐7.5亿吨、岩盐8.8亿吨 [2] - 在三山岛北部海域发现中国首个海上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3]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心落在渤海湾三山岛海域 [3] 理论与技术创新 - 开创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打破传统“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观念,该理论仍是解锁胶东深部金矿的核心指南 [3][4] - 首次将二维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应用于我国海上找金领域,通过制造并观察地震波判断矿脉位置 [7] - 筹建山东地矿AI创新中心,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探索AI找矿等新模式,标志传统地质工作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15] - 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斩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孵化多个省部级科创平台与院士工作站 [5] 勘探挑战与技术应用 - 海上钻探相比陆地难度与成本大幅增加,海流冲击易使钻孔偏离轨迹,需克服晕船等困难 [12] - 为保护高价值水产养殖区,放弃炸药震源改用影响较小的震源车、船作业,避免可能高达百万元的损失 [7] - 针对发电厂机械轰鸣等不可消除的噪声干扰,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增加噪声抑制与信号分离步骤,从噪声中剥离有用震波 [9][10] 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 -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三年来实施综合地质服务项目近4000项,累计实现地热供暖面积130万平方米,完成生态修复治理3500余公顷 [7] - 在荣成东部海域开展基于海草床的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适应性评价项目,通过多技术手段勘查掌握浅海区环境状况 [14]
山东地矿远征深蓝,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注入新动能
大众日报·2025-10-02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