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变成晾衣架、树池沦为快递点?为中轴线古树加固法律护栏
北京晚报·2025-10-02 18:19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与行政部门合作打响“中轴线古树群”保卫战,通过司法与行政协同、技术应用及专家支持等方式,为古树名木保护加固法律护栏,旨在守护中轴线文化遗产完整风貌和市民乡愁 [1][2][3] 古树名木资源状况 - 北京中轴线申遗范围内共有古树名木8700余株,集中分布于故宫、太庙、先农坛、天坛、景山、社稷坛6处遗产点 [1] - 景山寿皇殿东侧一株槐树树龄达1200多年,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古槐之最” [1] - 北京是全国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城市,东城区作为中轴线核心承载区有古树6700余株 [1] 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 - 部分古树面临“慢性破坏”或“微破坏”,例如被当作晾衣架、空调外机排风口直吹树干、树池沦为快递存放点、被杂物包围挤压生长空间、附近散落垃圾等 [2] - 居民区的古树因与生活空间交织、居民老习惯难改、人车流动频繁等因素更易受破坏,保护效果易反复 [2] 保护措施与协同机制 - 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5月30日实施的《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将古树名木列为中轴线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对象 [1] - 东城区检察院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摸排识别出危害古树生长及破坏风貌的问题线索19条 [2] - 与行政部门共同建立“中轴线古树名木保护协作平台”,通过定期会议协同解决保护难点 [2] - 引入园林和植物保护领域专家为“病情复杂”的古树提供诊治方案 [2] - 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保护不力情况,保护意识在申遗成功后再度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