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间,乡村蝶变(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2025-10-03 06:13
书籍项目概述 - 浙江省作家协会组织20多位作家深入乡村进行文学创作,作品汇编成《之江新绿:"千万工程"的诗意记述》一书[3] - 创作时间从2023年7月持续到2024年11月,最终选取14篇作品成书[3] - 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地域覆盖浙江诸多地市[3] 乡村发展模式转变 - 浙江农村的新体现在外部面貌的美观漂亮和内部内核的科技、理念、运营模式革新[3] - 乡村经济转型案例:杭州余杭区永安村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仅28.5万元,通过招聘乡村职业经理人,到2024年收入达到近1亿元[4] - 乡村成为科技手段、商业模式和艺术思维的试验场和展示厅[6] 具体实践案例 - 永安村乡村CEO刘松实施三大举措:将800亩稻田产品深加工、创建十余个稻田主题节日、利用阿里巴巴平台进行电商销售[4] - 高泥村从跨海大桥到海上牧场,20年实现了上百年的发展改变[5] - 驿头村吸引海外人才回归,因家乡提供比外部世界更多的发展机会[5][6] - 公厕改造经由90后年轻人之手成为充满想象力的事业[6] - 艺术与茶村结合使外桐坞村具备别样诗情画意[6] 核心发展理念 - “千万工程”实施20多年带来土地面貌和人们眼光的双重变化[6] - 乡村发展关键在于理念转变和现实蜕变,建立人与土地的新型关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