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王牌”丨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央广网·2025-10-03 09:12
行业概况 - 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 - 产业已辐射到周边五个村庄 [3] - 行业年产值达到30余亿元 其中民乐产品占比在40%以上 [3] - 行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8万人 [3] 产业发展历程 - 2014年以来在扶贫政策支持下 县里号召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并提供贴息贷款与技术培训 [1] - 2017年徐场村实现脱贫 民族乐器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1] - 近10年当地民族乐器产业飞速发展 基本实现家家从事乐器生产和销售 [3] 企业运营与规模 - 徐场村105户人家中有92户开办了琴坊 [2] - 村民徐卫平的作坊从最初被泡桐音板卡住资金 发展到如今年生产6000台古筝的工厂 [1][2] - 泡桐音板是古筝的“心脏” 需要自然阴干存放三年 [1] 产品与材料 - 主要产品包括古筝 古琴 琵琶 阮等十多种民族乐器 [3] - 制作古琴 古筝 琵琶等传统乐器使用兰考本地的泡桐作为“黄金材料” [1] - 存在定制化需求 如英国客户要求将古琴的钢丝弦换成蚕丝弦 并对木质有特定要求 [1] 金融支持与经济效益 - 金融支持政策加码 兰考县针对民乐产业推出“乐器贷” [2] - 民族乐器产业使徐场村全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近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