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察|裂痕加剧,德法六代机项目将走向何方?
央视网·2025-10-03 09:32

项目背景与现状 - 未来空战系统(FCAS)是欧洲最大防务合作项目之一,旨在开发融合有人/无人航空器及陆、海、天基系统的综合体系,以取代法国的"阵风"和德国的"台风"战斗机[2] - 项目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于2019年签署协议启动,核心是研发第六代战斗机(NGF),其定位为双发隐身战机,具备先进低可探测性能力、高飞行效率、尖端传感器系统,并与多种远程操作平台兼容[2] - 项目推进严重不顺,原定2021年签署技术演示验证机合同、2027年首飞、2030年原型机首飞、2040-2045年间投入使用的计划已基本停滞,目前面临分裂风险[2][7] 合作矛盾与分歧 - 法国达索公司凭借"阵风"战斗机的成功经验,要求占据80%的研制份额并掌控项目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研发,获得法国政府支持[1][4] - 德国作为平等创始国,认为本国企业应获得对等话语权,不愿沦为"技术打工仔",并指责法国拒绝共享隐身材料、人工智能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4] - 德法在战机技术路线上存在根本分歧:法国作为海权国家需满足航母舰载要求,德国作为陆权国家更关注欧洲本土防空、核打击能力及与北约体系融合[4] 外部因素与历史背景 - 德国在2022年宣布采购35架美制F-35战机,2025年考虑增购15架,F-35的核任务能力削弱了德国对FCAS项目的紧迫感[6] - 德国被曝与英国接触,探讨加入英国"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的可能性,这为德国提供了合作备选方案[6] - 历史上,法国于上世纪80年代因设计理念分歧退出"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独立研制出"阵风",而德英等国合作推出"台风"战机,此次合作双方存在戒备心理[6] 潜在发展前景 - 妥协继续合作:若项目彻底破裂将导致双输,法国独自承担巨额研发成本,德国面临本国航空工业技术断层风险,在中美竞相推进六代机研发的背景下,欧洲可能错失技术迭代窗口期[8] - 彻底分道扬镳:若双方无法在主导权问题上让步,法国可能被迫独立研发但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德国可能联合西班牙继续推进FCAS并引入比利时、瑞典等国作为次级合作伙伴,或转向加入GCAP项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