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分析,2022至2024年间有1066家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增长[1] - 归母净利润是评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资源利用、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现,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1] - 在“内卷”竞争环境下,持续盈利是企业及行业行稳致远、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和基本盘[1] 行业分布特征 - 在1066家连续三年盈利增长的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有49家,占比4.59%[2] - 生物医药类企业共计40家,占比3.75%[2] - 商业银行共计33家,占比3.1%[2] - 家用电器企业有20家,占比1.88%[2] - 汽车整车企业有10家,占比0.9%[2] - 行业分布较为平均,显示企业不仅依靠行业红利,更凭借高效管理和创新获取回报[2] 盈利领先企业概况 - 按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规模排名前10的企业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贵州茅台[2] - 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前十名企业中的主力[4] 代表性企业战略分析 - 工商银行坚持锻造“大行工匠”,稳中求进、创新求进,深化重点发展战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4] - 建设银行深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统筹平衡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等多重关系,保持战略定力[4] - 招商银行坚持发挥零售金融、大财富管理特色优势,推动数智化转型,以客户为中心带动业务增量扩面提质[4] - 中国石油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加强勘探开发以增储上产,推进炼化转型升级,并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5] - 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推动从数量规模领先向质量效益效率领先转变,拓展国际业务、数字内容等四大板块[5] - 贵州茅台践行特定企业价值观和ESG理念,聚焦主业,将自然地理的独家馈赠发挥出最大效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