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释硬科技丨这盛世如您所愿!9组数字致敬中国科学脊梁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0-03 14:09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时,让我们用九组数字,走近那些把名字镌刻在共和国丰碑上的爱国科学家。 5分与100分的抉择 1931年,清华园里的钱伟长刚入学,九一八事变的炮火就炸碎了他的梦想。这位文史满分、物理只考5分的天才本可以成为文史巨匠,却毅然决定弃文从 理,立志科学救国,一生践行一句誓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封信与近百颗归心 1950年,已是美国终身教授的华罗庚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彻夜难眠,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 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这封信如星火燎原,点燃无数海外学子的赤子之心。邓稼先、朱光亚等近百名顶尖科学家陆续冲破封锁,毅然归国,带回民族崛 起的火种。 30年与1份坚守 1958年,34岁的黄旭华接到绝密任务:研制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从此,他在亲友圈"人间蒸发",这一"消失"就是30年。父亲临终未能见他一面,家人责 其"不孝"。他含泪叩首:"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直到1988年,中国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成功,他的名字才被世人知晓。三十载,只为一句承 诺:让中国挺起脊梁,潜入深蓝。 1颗糖丸与数百万条生命 △黄旭华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