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S soybean farmers, deserted by big buyer China, scramble for other importers
Yahoo Finance·2025-10-04 00:22

行业核心困境 - 伊利诺伊州豆农面临每英亩高达64美元的亏损,部分原因是作物价格低迷和出口疲软[1] - 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在1月至7月间下降39%至590万公吨,出口额下降51%至25亿美元[8] - 尽管对越南、埃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出货量增加,美国大豆总出口量同比下降8%至1890万公吨[9] 贸易战影响 - 中美互征关税使美国大豆对中国买家而言过于昂贵,导致进口商转向南美采购[3] - 中国进口商20多年来首次未采购美国秋季收获的大豆,迫使农民储存作物以待价格从约五年低点回升[5] - 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23%的关税使进口商成本每蒲式耳增加2美元,尽管美国大豆比巴西便宜0.8至0.9美元[17] 替代市场开拓努力 - 行业官员与农民前往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等地会见买家,试图开拓新市场[7][10][13] - 越南农业部长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购买超过14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12] - 美国农业部称台湾承诺未来四年购买1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但按当前年出口38亿美元计算,此承诺并未带来增长[11] 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 中国过去五年平均进口了全球61%的大豆贸易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15] - 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近2700万公吨大豆,向第二大买家墨西哥出口500万公吨[15] - 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全球最大生猪存栏量,作为大豆买家难以被取代[15] 产业链溢出效应 - 设备制造商CNH农业业务净销售额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同比下降20%[19] - 作物收入下降已波及美国农村其他领域[18] - 阿根廷政府暂停大豆出口税吸引中国买家迅速预订货物,进一步激怒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的美国农民[17][18]